天天來情緒教室, 知多一點點, 情緒穩定了, 心情愉快了, 生活幸福了!

網誌存檔

2011年5月13日 星期五

英國學者:中國是“悲觀的樂觀主義國家”

    西方觀察家發現,中國一方面為中國崛起感到驕傲,但另一方面又強調百年國恥的愛國教育,顯示出一種又悲觀又樂觀的矛盾。英國學者柯嵐安(威廉•卡拉漢)指出,中國這種容易受傷的心態影響中國的外交政策以及中國人看待西方的態度。
    柯嵐安最近出版了一本書《中國:悲觀的樂觀主義國家》。

    柯嵐安說:“要了解中國正在增長的樂觀,我們必須要了解它的悲觀,反之亦然。中國的驕傲和國恥並不是相對的,它們之間只有一線之隔,可以很容易很快速地轉換。”
    柯嵐安以北京奧運會為例,當時海內外中國人都很樂觀地認為,奧運會可以讓中國成為世界大國,得到尊敬和友誼,但因西藏事件和奧運火炬傳遞在各地受到強烈抗議,中國人的樂觀立即轉變成悲觀,哀嘆世界為什麼不了解我們,不欣賞我們,為什麼外國人批評我們。
    柯嵐安說,世界其他國家也都各自有覺得樂觀和悲觀之處,但是唯獨中國政府把國恥和雪恥列入外交政策以及學生愛國教育,媒體以及電影、電視劇也到處反映出這種心態。一旦中國與西方發生衝突的危機出現,馬上就解釋為西方對中國不尊重,歸咎于西方的野蠻暴力。
    柯嵐安認為,中國想得到世界的尊敬,但尊敬是要付出努力才能贏得的。
    美國南加州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駱思典(斯坦利•羅森)表示,在現今中國可以找到各種矛盾的現象,如果他想反過來寫一本中國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的書,同樣也可以找到很多佐證。 (新華國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用心交流, 謝謝留言~

喜歡就說幾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