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來情緒教室, 知多一點點, 情緒穩定了, 心情愉快了, 生活幸福了!

網誌存檔

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

醫生:情緒化抗拒社交 沉迷電腦易患精神病

 吉隆坡精神科醫生警告,長時間使用電腦,患上精神病的幾率,較常人高出4倍。
 有者由于過于沉迷電腦,造成個性變得情緒化或抗拒社交,也與家人及朋友的關係逐漸疏離。
 精神科醫生指出,那些平均每天使用電腦4小時或以上的人,會有較多機會變得情緒不穩、憂慮及沮喪。

 行為心理博士兼行為心理精神醫生張秋明對《中國報》說,目前未有數據顯示,有多少人因沉迷電腦而導致心理受影響,但沉迷電腦,確實已引發很多后遺症。
 根據諾頓網絡安全在2010年的報告中,大馬兒童每月平均消耗64個小時上網。
 教育界人士指出,孩童在6歲至15歲,是品格塑造時期,一般都對新事物好奇,父母應給予適當指引,避免他們接觸含有成人內容或畫面。
 他們說,儘管享受網絡帶來的便捷,但對目前學齡兒童頻繁接觸電腦,沉迷網絡遊戲或電視所帶來的不利因素,感到擔憂。
 他們認為,只有在父母嚴格監管和指引雙管齊下,才有效遏止時下兒童沉迷電腦和電視的趨勢。
 舒寧英文補習中心院長梁秀容說,目前大部分家庭都有電腦,雙薪家長皆忙于工作,無暇管教而放任孩子上網,也不知他們在玩什么線上遊戲。
 “這是一種社會通病,孩子花太多時間上網,有者功課不做,學業一落千丈。”
 目前在思特雅國際大學執教的副教授劉華才博士說,這是一種世界趨勢,家長也無法阻擋,如首相夫人所說,科技是一面雙刃劍,如懂得善用互聯網是加分,反之則會產生不良效果。
 他個人認為,不論科技如何發達,父母仍需與孩子面對面溝通,給予適當引導。
 首相夫人羅絲瑪日前指出,隨著科技進步,目前6歲以上的兒童,平均每天消耗3小時在網絡遊戲及6小時看電視,以致上課昏昏欲睡和不專心一事。
限制孩子上網時間
確保擷取正確資訊
劉華才說,他主張以創新教材或網上教學,讓學生更快吸知識,也鼓勵孩子上網,掌握更多更正確資訊,問題是如何確定擷取正確資訊。
 因此,他主張進行小管制,如裝置具備防護網絡安全功能的家長控制軟體(Parental Control),限制孩子上網時間,同時防止他們瀏覽不當的網站。
 此外,梁秀容指出,之前政府大力推行“一家庭一電腦”計劃,卻帶來一些負面效果,家長應花多一些時間關心孩子,了解他們瀏覽甚么網站和玩甚么遊戲。
 她認為,父母應嚴格監督,分配孩子時間表、限制他們的上網時間,還有甚么內容該看,甚么不該看,引導他們多接收正面的訊息。
 “根據我執教多年經驗,發現中學生喜愛引用網絡遊戲中的人物的名字,與人交談時,模仿主角的談話語氣。
“一些網絡遊戲內容多偏向戰鬥和暴力,無形中養成孩子變成好勝、好勇和鬥狠的性格。”
 她說,在耳濡目染下,這對成長中的年幼孩童,在品格塑造上,還有潛意識上,都會不自覺地變得偏激。(中國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用心交流, 謝謝留言~

喜歡就說幾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