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來情緒教室, 知多一點點, 情緒穩定了, 心情愉快了, 生活幸福了!

網誌存檔

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業內人士稱深圳9成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未接受治療

深圳精神疾病患病率21%全國居首,相關保障投入嚴重不足 南方日報《深圳經濟特區心理衛生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前天全票通過市人大常委會三審,將于明年1月1日實施。
昨日,記者專訪了參與起草全過程的深圳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深圳市康寧醫院院長劉鐵榜,他表示,與備受關注的“被精神病”相比,更值得重視的是深圳精神疾病患病率高而求治率低,九成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未接受過相關精神衛生服務,而精神衛生投入仍相對不足。 ●談心理健康 精神疾病求治率僅4% 深圳經濟高速發展的代價是居民心理健康問題和壓力的增大。劉鐵榜介紹,他們曾經做過一些大型企業員工心理健康的調查,發現有三分之一的人有心理的煩惱和困惑,人際衝突導致壓力過重;來到深圳水土不服、適應困難;落差以及現實與理想的衝突;年輕人代際衝突;等等。根據調查,深圳人中說自己壓力大或比較大的超過75%,說自己快崩潰的有15%,因為壓力過大已經崩潰的有5%。“崩潰主要表現為憂慮、抑鬱、酗酒、吸毒、家庭暴力、退學甚至精神病等。” 心理疾病已經成為影響深圳人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2005年深圳居民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公布時(每10年一次),結果讓很多人嚇了一跳。深圳市成年居民精神疾病的終身患病率達21.19%高居全國首位,而1.41%的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亦為全國最高。相比于1996年的調查,深圳市精神疾病患者增加了3.48倍,神經症總患病率增加了2.73倍,重性精神病總患病率增加了2倍。 劉鐵榜說,深圳的精神衛生問題形勢嚴峻,但與“被精神病”相比,更值得重視的是大量有精神障礙的患者沒有去就醫,“精神衛生疾病的求治率比較低。”據介紹,深圳有心理健康問題人中,可以去接受心理咨詢的100個人中有96個人沒有去,也就是說深圳全人群精神衛生服務求治率僅為4.02%,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中也僅有11.32%的人接受過專業或非專業的心理衛生服務,“這說明近90%的精神障礙患者沒有接受相關服務,精神衛生服務僅能為小部分人群利用。”而國外居民精神衛生服務求治率一般達到20%以上。 ●談“被精神病” 複核專家不可能參與確診 “被精神病”是《條例》在審議過程中關注的焦點。為了防止“被精神病”現象的發生,《條例》對精神疾病障礙的診斷、治療和康複的權益進行保障,這也是深圳出台《條例》的一個最大亮點。盡管有了法律條文的規定,但是有不少專業律師仍表示:“是否‘被精神病’,決定權仍在醫生手中。”那麼,如何保証醫生或者心理衛生醫療機構確診的公正性呢? 劉鐵榜說,《條例》不僅規定作出診斷的醫生必須具有主治醫生以上的資質,而且確診的地點必須在醫療機構內部,對被診斷為精神疾病障礙者或者其監護人對住院觀察治療有異議的,可以向原做出診斷的心理衛生醫療機構或者其他社會心理衛生醫療機構申請專家複核,對複核不滿意的還可申請司法鑒定。最後還規定,心理衛生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將無精神疾病人員送入醫療機構住院診治造成人身、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後果的,應當依法追究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 “這些規定是在以前對精神病人的確診過程中所沒有的。”劉鐵榜說,“對于一些人擔心深圳心理衛生醫療機構專家和社會司法鑒定機構一套人馬的說法也是誤解,複核專家是不可能參與確診的,因為在社會機構複核和鑒定的時候,醫療機構專家都要回避,是不可能參與進去的。”不過,他還表示,由于目前精神疾病不能通過醫療設備進行檢查和確診,只能通過手機病歷和檢查手段進行確診,可能會因為醫生水平和技術不夠從而出現誤診的情況,“這在眼下和未來都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行業內個別的極端案例也不能以偏概全。”但是,《條例》從法律程序上防止了“被精神病”。 ●談扶助機制 政府和民間康複機構不足 相比“被精神病”的備受關注,對于現有精神病患者的扶助卻往往被忽視,正如劉鐵榜所言,“精神病患者默默承受的苦難更應該被重視。” 對于精神病人的幫扶和保障深圳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劉鐵榜介紹,深圳最早把對精神患者的治療納入醫保,而且治療能報銷的比例也是最高的,“一次治療報銷超過9000元。”而且深圳對貧困患者、低保家庭患者都進行救助,可以減免費用;也對城市流浪精神病患者進行救助和異地安置;等等。 劉鐵榜介紹,由于醫院床位有限,很多精神病患者都是在家治療和康複,雖然羅湖、龍崗、南山、石岩等地都建立了精神病患者的康複機構,政府也對這些康複機構進行資助,但是還是很不足,“民間和政府建立的康複工廠、康複農場都不夠。”據悉,為精神病患者籌建的康複醫院──健寧醫院建成後有700家床位,精神障礙患者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更好的醫治和康複,“包括在職業技能、人際溝通、禮儀交往等方面醫院均將進行相應訓練。另外也會通過農場勞動等進行體育運動治療。”劉鐵榜說。 他還表示,深圳市精神衛生服務已經走進社區,“全市600多個社康都配備了專門的精神衛生專幹,患者回到社區後,精神衛生專幹將定期進行訪視,督促服藥,維護精神病患者的權益。”但是,跟發達國家相比,深圳也還未能在居民社區建立居民康複機構。 ●談精神衛生投入 相對人口總量供給不足 正因為目前深圳市民的精神衛生健康需求很大,因此必須加大投入和建設,而《條例》的出台正是法制建設的完善,而在投入上仍然存在名列全國前茅和相對不足的矛盾。 劉鐵榜笑說自己曾被同行稱為全國“最牛的精神病醫院院長”,這是因為“深圳康寧醫院拿到了正在擴建的項目是2.5億元,而正在坪山開始啟動的‘健寧醫院’項目是7億元,深圳市對醫院的投入5年增加2倍,這個力度在全國其他地方是沒有的。” 但是,相對深圳1400萬─1500萬龐大的人口基數,這個投入又非常不足。比如深圳公立的專業醫療機構只有一家,開設了心理咨詢門診的醫療機構也不過10多家,全市取得資格的心理咨詢師不到2000人。同時,“全市精神科專科醫生也不到150人,精神科病床只有300張。”劉鐵榜說,“也就是說10萬人口才有一個專科醫生,每萬人配置的心理咨詢服務比例是非常低的。”而在美國,每萬名居民就配置約5名精神科醫師。 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深圳的心理衛生資源也同樣捉襟見肘。比如人口基數與深圳差不多的廣州,精神專科醫生有400人,是深圳的4倍,醫院病床數有3000張,是深圳的10倍”。而全國平均每萬人擁有精神科病床是1.48張,深圳僅0.22張,不到國內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 “即使投入增加了兩倍,但是人均精神衛生的投入仍很少,相對人口需求不足。”劉鐵榜說,平心而論,以目前的機構及從業人員規模,要想滿足龐大的社會需求,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南方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用心交流, 謝謝留言~

喜歡就說幾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