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來情緒教室, 知多一點點, 情緒穩定了, 心情愉快了, 生活幸福了!

網誌存檔

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韓自閉兒竟達11萬 父母仍藏着掖着

今年上小學3年級的英美(化名)從小喜歡讀書,所以懂得單詞很多。如果對什麼事不懂,別的同齡兒童一般都說“不知道”,而英美卻說“感到為難”。她的智商 (IQ)指數為128,也是非常高。除了沒有要好的朋友,似乎沒什麼問題。但她最近被診斷為得了“亞斯伯格症候群”。這是一種自閉症,雖然語言能力屬於正 常,但在社交方面有問題,行動有怪異表現。
她不能做大家一起做的運動或遊戲,不願意穿新衣。不過又與不跟別人說話、與世隔絕的一般自閉症症狀不一樣,因此確診比較晚。

◆韓國自閉兒童逐年增加

美國耶魯大學兒童精神科教授Kim Yeong-sin引領的研究小組和魯道夫兒童社會性發育研究所聯手對高陽市5萬名小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每40名中1名有自閉症譜系障礙(自閉症 的統稱)。韓國每年至少有40萬名嬰兒出生,自閉症狀從2歲起出現。考慮到這一點,可以推算全國約11萬名小學以下兒童有自閉障礙。

據韓國統計廳2005年統計,包括自閉兒等發育性殘疾人共有3.3萬名。而2008年保健福祉部的調查報告顯示,韓國自閉性殘疾人數共達1.29萬名。

延世大學兒童精神科教授申宜真說:“因為忌諱說自己的孩子有自閉症,實際上不少父母不願去殘疾人登記。考慮到自閉兒逐年增加,以這次調查為契機,有必要進行全國範圍的實況調查。”

◆ 早确診早治療是關鍵

醫學界認為,嬰兒出生18至24個月就可以進行自閉症早期診斷。但“亞斯伯格症候群”、語言比較發達的自閉兒,其自閉症發現和确診往往被延遲。父母認為孩 子有問題的時期平均為出生後30個月左右。而領孩子去醫院的時期則更晚,為三四歲的時候。對於在音樂或文學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孩子,發現其自閉症則更晚。

申教授說,“通常有自閉症的孩子用眼睛交流而不愛對話,可是父母往往對此視而不見。所以2歲以前最好接受專家檢查。”

專家們認為,對自閉症如果早确診早治療,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社會性,也可以早一點挑選适合孩子的工作并開始進行訓練。有的孩子升入大學後從事科研或IT領域的工作,能獨立生活。

但韓國在自閉症早期治療方面仍有很多不足。自閉兒童需要持續進行語言治療、社會性發展、視听覺改善等綜合治療,但是兼具上述治療項目的醫療機构或特殊機构 几乎沒有,而且缺少相關專家。盆塘首爾大醫院兒童精神病科的You Hui-jung教授說:“當務之急是建立自閉症治療師認證、及提供綜合信息的系統。”

關鍵詞:泛自閉症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各种自閉症狀傾向的總稱。根据症狀和嚴重程度可分為自閉症、阿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非典型性自閉等。語言溝通、社會行為(交流‧确立關系)和經常行為(執著‧專注‧強迫‧反复)等3個領域同時存在問題,即被确診為自閉症。

智商在80以上,語言溝通順暢,但社會行為有問題,且具有強烈的專注傾向,可歸入阿斯伯格症候群。沒有語言和強迫性的行為問題,但社會行為有問題的情況, 屬於非典型性自閉。其原因都是先天性基因缺陷問題。此次耶魯大學Kim Yeong-sin教授組的研究結果表明,韓國小學生的自閉症發病率為0.94%,若加上阿斯伯格症候群和非典型性自閉,發病率為1.7%。 (朝鮮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用心交流, 謝謝留言~

喜歡就說幾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