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來情緒教室, 知多一點點, 情緒穩定了, 心情愉快了, 生活幸福了!

網誌存檔

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學習壓力成中小學生自殺主因 考試前情緒易崩潰


青春,是生命之晨,然而卻有人在最絢爛時選擇結束生命。根據近日廣東省教育廳公佈的去年全省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情況統計,去年,深圳共有9名中小學生自殺身亡,自殺人數在全省市級以上行政區域排名第一,比排名第二的東莞市多出50%,也佔到總數的10%。而就在昨日,深圳中學有一名男生跳樓身亡,令人惋惜。

    在殘酷自絕的背後,究竟是怎樣的推手?又如何避免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記者近日走訪有關教育局相關機構、心理專家,試圖剖析這一越來越受重視、各方正在求解的難題。
    學習壓力

    深圳市疾控中心曾在2008年公佈過一份《深圳市青少年心理問題調查》,結果顯示12.1%的受試學生表示曾考慮過自殺,2.2%的學生曾採取措施試圖自殺。產生自殺行為的原因中,24.4%的學生認為是學習壓力過大。

    而深圳中小學心理輔導中心從2009年起為全市中小學生以及家長提供免費的心理健康諮詢服務。根據去年的統計,該中心受理諮詢533例,其中學習問題成為諮詢者最為苦惱的問題,集中在考試焦慮、升學壓力、學校適應等。 

    從2008年~2010年間,深圳共有16名中小學生自殺。該中心副主任王鑒介紹,他所知的自殺案例中,時間大多集中在開學初,考試前後。中華醫學會兒童精神科學組委員、深圳精神衛生研究所兒童室主任楊志偉教授告訴記者,他接觸過一個典型案例,一名尖子生,連續三年都是全年級第一名,然而,到初三中考前夕,突然情緒崩潰,放棄考試,因為他認為自己只能考第一,考第二就意味著失敗。

    楊志偉說,學業壓力來自學習過程中感到困難,孩子本身為此而煩惱又受到家長、學校方面的壓力,有的還面臨同學的嘲笑,壓力倍增。一般來說,內向、敏感、承受力較差的孩子處理應對壓力的能力不足,時間一長,天天面對不喜歡的事,情緒從無奈,到焦慮、緊張、擔心,慢慢發展成抑鬱、絕望。但具體來講,學習困難可能跟環境不適應、自身素質、心理特質相關,需要具體分析。

    青春期困擾

    除了對學習成績過於看重,孩子們的心理狀態也呈現出年齡特點和心理學依據。在去年深圳中小學生輔導中心接受的533例諮詢中,情緒困擾就有132例,佔諮詢總數的1/4,是各類諮詢中最多的一類。

    楊志偉表示,現在孩子們普遍發育提前,有的小學便進入了青春期,也被稱為“暴風驟雨期、逆反期”。孩子在心理上有轉型,自我意識覺醒強烈,有自我的主張和權利訴求,且表現得非常敏感。他告訴記者,在自殺案例中,初中生佔較大一部分,這與他們進入青春期產生轉型有關。

    去年11月,坪山新區坪山高級中學一名姓蔡的高一男生從學校2號教學樓7層跳下,結束了他年僅14歲的生命。事後,校方從該男生的課桌內找到一部手機和一封信,初步認定其係為情自殺。

    青春期的煩惱很多,學業壓力、情緒困擾,這對家長也是一個挑戰。有調查顯示,有煩惱的中學生,47%的孩子把同齡人作為傾訴對象,只有18%的孩子選擇老師,選擇家長的只有12%。在現實中,實際上此時親子關係也更容易出現矛盾。

    專家建議

    家長要從“司令”轉為“參謀長”

    楊志偉說:“以前家長是‘司令’,孩子是‘士兵’。但青春期到了,家長對孩子的心理變化是否做好準備,這對家長是一種挑戰。”他表示,家長只能做參謀長,借助自身的豐富閱歷,給孩子提供多個選項、方案,引導孩子做決定。如果不符合期望,這對孩子也是一個鍛鍊成長的機會,讓其學會負責任,有擔當。”

    王鑒告訴記者,深圳外來人口較多,家庭教育是薄弱環節,家長平時要注意與孩子溝通。家長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特徵,有助於幫助孩子走出困境,減少悲劇的發生。“自殺有一個過程,從有意向、想法,到有明確目的性、實施操作性的自殺企圖,到最後實施自殺行為,實際上很有多機會去中止和干預。家長和老師不一定能發現,基本上很多都跟好朋友討論過。”楊志偉說。

    如何能防患于未然?記者了解到,深圳的有些中學在進入初一、高一時會接受心理兩表測試,根據評估,相關分數超過標準的,學校將建立心理檔案進行跟蹤。近年來,心理危機干預也越來越為深圳教育部門所重視。從去年以來,深圳中小學心理輔導中心已處理了幾起心理危機干預事件。而在深圳中學去年年底發生學生跳樓危機事件後,陸續有該校學生向中心求助。

    王鑒透露,目前市教科院正在組織編寫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教材,希望通過地方課程的方式在全市各中小學實施,最早預計將於今年9月開始使用。(廣州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用心交流, 謝謝留言~

喜歡就說幾句吧!